第149章 秦人都是疯狗吧!_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
166小说 >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> 第149章 秦人都是疯狗吧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9章 秦人都是疯狗吧!

  张良觉得自己以前还是远远低估了嬴政的野心。

  就算现在为了能够重归韩地故土,他没办法的情况下选择为嬴政做事打工,但实际上他对嬴政这人的认可度还是没多高的。

  这一点,其实嬴政、扶苏、蒙恬都知道。

  张良毕竟是五世相韩的张家后人,亡国之恨不共戴天,不过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,对于张良想要的,大家心知肚明,张良本人也并不忌讳说出来,都是各取所需罢了,没那么多大义忠诚可言。

  也正是因此,嬴政对张良有着相当高的容忍度。

  人家被自己亡国了,还谋划过刺杀自己,但此人才干相当之高,且相当符合当下大秦的需要……不敬之事,忍一忍又没事,听说后头李世民还被臣子指着鼻子骂呢,他嬴政必不可能比李二还没有容人之量。

  “百越不需要打?匈奴不需要打?”

  嬴政不疾不徐地反问,随后起身径直走到了章台宫从未撤走过的沙盘旁边。

  这是他所有常住宫殿内的必需品。

  他拿起一根木棍,在国土疆域的南方点了几下:

  “百越曾经都是楚国管的,他们服的是楚国,而朕灭楚之后,百越的那帮部落就不大安分了,一直蠢蠢欲动。张良,你虽并未在我大秦朝廷做官,可你一直在想法子刺杀朕,并各处网罗情报,难道这点事情都不知道?”

  “无论如何,南方的隐患必须平定,何况除此之外,朕也听说那里很适合种植一些食物。”

  “南边气候潮湿炎热,有各类毒瘴之气,可只要拿下后好生治理,代代延续,有一大片地方后来甚至被称为鱼米之乡,更是一个巨大的出海口,获益无穷。”

  而后嬴政拿棍子再点了点北边:

  “匈奴更不必提,七国争霸之时,这些蛮夷便时常犯边,但当时诸侯混战根本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,身在北方的秦、赵、燕三国都深受其害,这也是为何朕非要修长城。”

  “据朕所知,不仅是当下,甚至到了两千年以后,中原都一直在受这些蛮夷侵扰,只是前一千年西北更严重,而一千年后东北更严重。这有什么区别?都是被这帮人打到家门口来!”

  “谁都知道只有千日做贼,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,可谁都拿这些蛮子没有任何办法,他们没有城池无法被攻占,没有黔首只有奴隶,从而首领也根本没有一点珍惜性命的想法,平时牧马放羊,没吃的就是兵卒,来咱们的地方抢。”

  “张良,或许你曾经身在韩国,没经历过他们,不明白这代表什么,但朕需要为大秦负责!”

  “在你眼里,大秦和朕都是灭了韩国的罪人,但天下终归一统,不是朕也会是别人,不是秦也会是别国,而无论是谁一统天下,北边的这些蛮夷都是大家共同的敌人,朕要把他们赶走,越远越好。”

  “即便大秦无法千秋万代,终有一日这皇帝要换一家来当,可既然后世人说朕是一统天下前所未有之开创者,朕就要给他们打出个模样来。”

  “南边百越,朕要打,北边匈奴,朕一样要打。”

  “不仅是这一南一北两个地方,还有其余的地方,例如那倭国,例如更北的地方,又或是西北更西之地的千里沃野,在朕有生之年,能打到哪里算哪里,才好为后人留下更广阔的疆域!”

  “后人当然有跟你张良一样骂朕是暴君,不肯与民休息的,但这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。若不趁着如今大秦铁骑仍旧锐意不可当,往后等扶苏、等其他人坐了天下,便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去开疆拓土。朕不在乎什么千古骂名,朕只要罪在当代,功在千秋!”

  殿内其余三人尽皆默然。

  张良刚才张大的嘴巴也慢慢闭上了,不再去指责这个野心膨胀到要吞天噬地的秦王政。

  他并不怀疑嬴政所说的是不是实话。

  秦赵燕这三個地方,在过去百年中都没少受北方蛮夷骚扰,这是个人都知道,区别只在经历过没有。

  张良心中虽不认同这七国都是一家人,但他脑子没坏掉就能知道,至少这七国出自同源,都是周王分封的后裔,算同个家族的不同支系。

  自己同一个家族各种旁支嫡系,打架扯皮摇人分割财产土地是正常的,但隔壁村的外姓人要是也想趁乱跑来分杯羹,那谁都不会答应,更别说这隔壁村还满村都是茹毛饮血未开化的野蛮人。

  百越曾经是楚国的,那一统天下之后自然要拿回来这部分财产,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嘛。

  匈奴是隔壁村来趁乱打劫的,那等自己这边分完了家之后,收拾干净屋子再去拎镰刀砍隔壁,也毫无问题,没毛病。

  等等。

  张良那张俊秀阴柔的脸上难得露出了呲牙咧嘴的表情:

  “我差点都被你给绕进去了……”

  “不是,我又没说这些地方不能打,我的意思是你太着急了啊!”

  “大秦一口吞下了六国全境,你不先考虑蠢蠢欲动的六国后裔,反倒是看上了蠢蠢欲动的百越,这是什么道理?”

  “伱先前商议国策、要答题的时候就说过,要将大秦的军功爵慢慢转换改掉,否则大秦就会如一架停不下来的马车一样狂奔不止,最后车毁人亡。那你现在又在做什么?”

  “打百越打匈奴,哪一个不是要劳民伤财的事情,哪一个不需要军功爵?若是如此,那不如干脆不改了,照你意思把这些地方打完了再说!”

  这话听着不好听,语气很冲,但跟张良打过交道的几人都知道,他现在这样都已经算是委婉了。

  扶苏叹了口气:

  “张良,若按你这样讲,阿父确实不用改军功爵,因为他本就准备将攻打这两处地方作为目标,从而让大秦现存的那些兵卒们有个战场可去。”

  “修长城,修陵墓,疏通河竣,都是这个道理……”

  “现在不论目的如何,万千兵卒总要有地方安置,总要有事可做,为何推行郡国制与打仗这两件事不能并行呢?”

  “军卒们得到军功之后便能分去各国获得土地,那些六国遗民要是想翻身不再做奴仆,一样可以上战场去获军功,如此,每个人都得到了想要的,而奴仆不会消失,只会从一群人变成另一群人,大秦需要兵卒时他们自会上战场拼杀。”

  “我虽未真正上过战场,可也曾听蒙将军提起过,那些原本素不相识的兵卒们,只要一同拼杀几次,就会成为比亲人还亲的存在,七国之青壮在战场上面对外敌互相依存,等他们回家过后,难道不会改变从前的想法吗?他们的家人不会被影响吗?”

  “再往深一些想,大秦的车同轨书同文推广了许久,效果不算差但也不算好,因这国土太大,诸国黔首中不识字的本就居多,百里不同音的也多了去了,若是军中能够推行同一种语言,等到他们役期满三年归家,让他们再在本地教导身边的人这样的语言,岂不比书同文更加……更加……”

  说到这里,扶苏一下卡了壳,突然不知道要用什么词描述。

  嬴政笑着补充道:

  “更加落地!”

  这是他偶然从先生口中听到的词,用在这里倒是非常合理合适。

  扶苏眼睛一亮,抚掌高声赞和:

  “对,对对对,就是落地!”

  嬴政眼中满是笑意,拍了拍扶苏的肩膀道:

  “这段日子你替朕处理简牍,倒确实是长进了许多,这法子非常好,朕与百官商议完善以后,会将在军中推行同音的事定下。”

  蒙恬是不大明白这些弯弯绕绕的,他本是武将,尽管读的典籍也并不少,但他只会在关于行军作战有关的事情上说话,其余的尽量不掺合。

  但张良完全听得懂。

  不仅听懂了,他的眼睛也再次瞪大了。

  “公子扶苏,你以前的名声不是这样的……”

  扶苏的名声自然是比嬴政好了太多,不论是在民间还是朝廷。

  一来他是长公子,即便大秦没立太子,但所有人也都默认他就是大秦日后的继承人。地位摆在这里,他又向来与人为善,大家自然觉得他好。

  其二,则是因为扶苏一直跟始皇帝政见不合,他俩吵架、嬴政不喜这个儿子的做事风格,这事几乎也是朝廷中人尽皆知的,百姓们也觉得嬴政不喜欢扶苏是由于这位长公子太心善,于是更加暗自盼望他上位后做些事情。

  可是现在,一向希望大秦可以与民休息的公子扶苏,居然也在赞同嬴政打仗,而且还是百越匈奴都要打,其他地方也要打……

  实在是太让人匪夷所思了!

  张良噎住半天,才道:

  “你们……你们都非要打仗?”

  “百越拿什么打?那鬼地方只能用人命去堆!山林层峦,毒瘴遍布,虫豸防不胜防,我曾听闻战乱时许多人往南方逃难都死在了林中再无消息,难道大秦宁肯让军卒送死,都不肯放弃百越?”

  “还有匈奴,以往秦赵燕都打过,可你们谁打出了个结果,正如你们方才所言,匈奴并无城池可占,如野草一般烧之不尽,莫说你们打不赢,即便是以后打赢一次,他们休养生息数十年后仍然会来。修长城不就足够了吗,何必要费劲不讨好!”

  说到打仗,蒙恬可就有话讲了。

  他先冲自家陛下行礼示意,等嬴政用眼神同意他说话时,蒙恬才冲着众人严肃开口。

  “先前陛下问的事情,我的确有盘问到一些。”

  “唐朝的那个李靖,被后世称为大唐军神,他说在数百年近千年后,草原上的蛮子从匈奴变成了突厥,不过无论他们是什么叫什么,其实都是一样的,都是蛮子,曾经战力也都很强。”

  “先是在汉武帝刘彻的时候,他得到了卫青和霍去病两个杀神做大将军,把匈奴杀穿,从此漠南无王庭,彻底赶得远远的,令匈奴人闻之色变。后是李靖雪夜奔袭突厥,一击即溃,彻底灭了突厥。”

  “所以,从汉唐来看,北方这些蛮子并非不可战胜。”

  “依我愚见,刘彻纯粹是命好,卫青霍去病任意一人拿出来,或许都是能比肩武安君的武将,他却有两个。但李世民能有李靖,实话实说,我觉得如果不是李靖,李世民自己上也能行。”

  “当然,我不否认李靖实力很强,甚至他告诉了我些物件,说只要配备了,大秦铁骑的实力将会迎来暴涨,我听完后也认为的确如此!”

  此话一出,嬴政、扶苏、张良同时脱口问道:

  “什么物件?!”

  蒙恬就近用自己的手指在沙盘上画了一条马腿,并在马蹄下方画了一个圈。

  他沉声说:

  “马蹄铁——还有马具!”

  “顾名思义,马蹄铁就是将铁片制成马蹄的形状,再将其钉在马儿的四只蹄上。此物初听荒谬,但实际上用处极大,我在北方戍边之时感受颇深,一名骑兵至少要练习一两年功夫才能算是精锐,重骑重甲,而一匹马若是负重跑上一两年,对马蹄磨损极大。”

  “不仅是大秦,原先七国都将自己的马和骑兵看得如珍如宝,非必要不肯轻易拿来用,而这正是因为马匹珍贵,精锐骑兵更加难得。”

  “有了马蹄铁之后,马蹄不必磨损,铁虽珍贵,可马匹较之更甚。”

  “还有便是马具了,蛮夷自幼在马背上长大,要比马术,咱们的军卒无论如何都比不过,他们几乎所有人都能在马上闪转腾挪,大秦军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不是没有,却实在罕见。”

  “而有了这马鞍、脚蹬之后,情况将大为好转,比他们厉害也不是没可能!”

  嬴政听得眼睛都在发光。

  他要是不担心匈奴,就不会让人去修长城了,现在听到有辅助办法打赢匈奴,谁能不心动?

  可问题在于……

  “那么多马匹,脚掌上都要钉铁片……大秦的铁,不够用啊……”

  嬴政仰天叹了口气。

  蒙恬却微笑起来:

  “陛下,臣听他们提过,说草原上铁矿丰富得很呢,许多地方一挖全都是。”

  嬴政:???

  嬴政:!!!!

  额滴,都斯额滴!!!

  张良在旁边都听得无话可说了。

  秦人……都他娘的是疯狗吧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66k.cc。166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166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