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7章 乾隆,为皇帝而生!_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
166小说 >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> 第157章 乾隆,为皇帝而生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7章 乾隆,为皇帝而生!

  胤禛今年四十八岁,登基三年,但在他登基前的四十五年里,可以说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。

  最初他依附于太子胤礽,太子倒台了之后他就谁也不依附,兢兢业业埋头干活。因为知道自己那位汗阿玛对被废的二哥恋恋不舍,所以太子每次出事他都会求情,最起码不敢落井下石,他怕兄弟阋墙遭到父亲厌弃。

  他承认,如果不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到了四十几岁,如果没有前面几十年的勤恳干活、下基层、走遍大江南北,他登基之后绝做不到如此果决。

  身为皇帝,有这样的经历和磨练很好。

  可是身为一个父亲,胤禛不希望变得跟自己那位汗阿玛一样。

  他的好皇考康熙帝,明面上很想跟太子变成父慈子孝千古流芳的模范君臣,满嘴都是爱重,希望自己和太子能像朱元璋和朱标那样,实际上却对所有儿子都一模一样的暴躁苛刻猜忌提防,一群儿子们但凡做错了一丁点事情晚上都睡不着觉,生怕落得跟老大老二和老八老十三那种境地。

  当爹当到这种地步难道是什么好事吗。

  但若是不让儿子磨练……

  思及此处,胤禛也难免有些忐忑了。

  他看向讲台上那位貌似通晓古今、可以对所有皇帝进行评价的年轻先生,惴惴不安地问:

  “朕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蹈当年覆辙,所以朕改了规矩,不立太子,而是在登基时就将传位密诏藏在了正大光明的匾额之后,直到朕死,他们才会知道朕选了谁。”

  “只是……只是先生,朕想问一件事。”

  宋慎已经大概猜到了他想问什么,于是只颔首:

  “你是想问,你选择的继承人后来是不是个好皇帝?”

  胤禛在进入辅导班之后第一次对人流露出了明显的情绪。

  他似乎有些迟疑,又有些担心,但最后还是点头,表示宋慎猜对了。

  宋慎却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,而是转脸看向了在座的其他皇帝。

  “诸位,你们认为秘密立储这个办法,有什么好处和坏处?”

  “这一条应该也可以对你们有所启发吧。”

  胤禛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,实际上已经将秘密立储如何施行讲明白了,而班上的皇帝们大多也不是蠢货,再加上朱棣问的问题,结合前后,就能完全理解此举了。

  听闻此言,嬴政第一個皱眉,举手道:

  “朕有异议。”

  “朕也没有立太子,历史上,直到朕在路上驾崩,扶苏都仍只是我大秦长公子,而非太子,但实际上百官和有识之士都知道,扶苏只是与朕政见不合,此外,他还是朕所有儿子里最优秀、最适合继承的。只要他没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,朕一定会皇位传给他。”

  “这与秘密立储有何区别?”

  “最后不还是出现了胡亥吗。”

  李世民也不太同意这所谓秘密立储君的办法。

  他摸了摸自己唇边短须,嗤笑道:

  “是啊,如果当年大哥没被立为储君,那时恐怕就不是玄武门之变,而是我们两兄弟直接拉起兵马开始打仗了。”

  “玄武门之变能成,除了朕手里有兵权、有谋士之外,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是太子。”

  “既是太子,他就天然压了朕一头。为何会有玄武门之变?不正是朕知道他想对朕动手,削了朕的兵权,夺了朕这个秦王的权,或许还要杀了朕么。”

  “如果他不是太子,朕怕他个屁啊?何必闹出必定要给自己抹黑的玄武门一事,当面锣对面鼓地打一仗,难道他还能打得赢!”

  “好生想想,玄武门死了几个人,若开战,又要死多少人。”

  朱家人互相看了看彼此脸色,尤其是朱元璋、朱标和朱棣,他们看出了彼此的想法。

  微微停顿后,朱元璋起身。

  他对着李世民和嬴政摇头道:

  “时移世易,大明往后的情形与你们是不一样的。”

  “李二,你当皇子时手里就有兵权;始皇帝,你驾崩时扶苏就在军中,身边还有蒙将军,他若真想动手,蒙将军难道不支持?”

  “可是你们两个的情况都太特殊了。”

  “秦始皇是开天辟地头一个的皇帝,横扫六国一统天下,且不说伱儿子有没有胆子造胡亥的反,咱觉得他不敢动手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被骗了。你是个说一不二的皇帝,李斯赵高假借你的名义命扶苏自尽,他要是动手,在他眼里,造的就是你这个皇帝的反。”

  “你摸着良心说,你所有儿子里头哪一个敢造你的反?胡亥他本就是被李斯赵高怂恿的,更何况他篡位时你已经死了,你活着试试看呢?”

  嬴政摸了摸鼻子。

  好像也是。

  怪就怪历史上那个自己死得太不凑巧了,居然死在了出巡路上。但凡他死在咸阳宫里,都不可能出现赵高矫诏胡亥篡位的事情。

  朱元璋又看向了李世民:

  “还有你啊,李二,你们大唐当初那个光景,跟咱家老四靖难之役那会儿也像。”

  “都是两个儿子打天下,老大当家坐镇管着后方,老二冲锋陷阵打天下,但是为啥咱家老四没有出这种事儿?因为老四自己也上战场亲自打了,他比他儿子更能打,兵权也在他手里,他儿子造不了他的反,他家老大能力也比老二强。”

  “你就不一样了,你爹没你能打,李建成没你厉害,最重要的是你有兵权,大唐的天下有一半是你亲手打下来的,你爹根本没有亲自冲锋陷阵。你强在军事,李渊强在手腕,你好好玩是玩不过他的,但你要掀桌子他也拦不住。”

  “若李渊狠些,强势些,收了你的兵权,连府兵都不给你,你能奈何么?”

  “当然,咱知道他收不了你的权,你的威望权力都是自己在沙场上真刀真枪打下来的,从军至民,认你比认他的还多,不过咱只是举个例子而已,因为你就是最特殊的一个皇子和皇帝了,往后没有哪一个皇帝比你更传奇。”

  “咱们现在说的是正常情况,一帮开国之君、马上皇帝都在琢磨啥呢,真要到了那时候,储君之位都守不住的废物儿子死了就死了吧,其他没兵权的儿子都能夺了他的位,这都不死,翻了身那就得祸害天下去了!”

  说到这里……

  朱元璋情不自禁地瞟了一眼朱祁镇。

  如果那朱瞻基没有在朱祁镇出生之后就急匆匆地立了他当太子,而是多观望一阵,选择脑子好一点的朱祁钰……

  如果朱祁钰能狠些,夺去皇位之后将这蠢货草包给砍了……

  即便他自己也活不长,最起码还能给继位者留一个于谦吧。

  任何皇帝都不喜欢翻手为云翻手为雨的权臣,但如果这个皇帝本来就是个没有能力的人,有一个顾命大臣盯着,这江山就还是自己家的,不至于被人造反,天下大乱。朱祁镇这厮幸好短命,幸好得了英宗这个短命鬼庙号,要是让他再活久一点,大明怕是二百多年国祚都没就要完蛋!

  众人顺着朱元璋的眼神望过去,瞬间明白他为什么有此感慨了。

  此时,沉默了好一阵的胤禛终于也开口了。

  他低声道:

  “朕当初定下秘密立储之法,心里也清楚,此法只能平息如九子夺嫡一般的事情,能让朕在位之时不必见到儿子们手足相残。但凡多生几个有能为的孩子,似朕这八个兄弟各个成材,那老皇帝一死就得即刻开始内讧。”

  “可是朕没有别的法子……”

  “先生,朕只想知道,朕定下来的那孩子,是个好皇帝吗?他是明君,仁君……或是,暴君,昏君?”

  宋慎叹了口气。

  雍正皇帝的出身、经历,导致他确实变成了一个究极矫情又无情的老阴比,但这人至少还是像个人,有点人味的。

  但是他儿子……

  “你最开始选择的人就是爱新觉罗弘历,没错吧?”

  宋慎先确认了一下。

  见胤禛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后,宋慎的表情非常一言难尽:

  “嗯,是,如果按照皇帝的标准来说,他不仅仅是个好皇帝,甚至可以说是华夏顶级封建君主,有人认为他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标准皇帝模板。”

  “没人能在他头上用暴、仁、明、昏抑或是什么别的字眼来形容他,他就是君,最纯粹的君。”

  “他比你,甚至比你爹康熙皇帝,都更像是‘君’本身。”

  “你们……明白我的意思吗?”

  众人齐刷刷摇头。

  一堆皇帝们,包括胤禛在内都瞪大了眼睛,直勾勾看着宋慎等他继续说下去。

  因为这评价太他娘的离谱了!

  听完雍正推行的政策,哪怕仅仅只听了一条摊丁入亩,所有帝王将相也都明白了为什么宋慎会对雍正的评价如此之高。

  他应得的,这的的确确是个狠人,是个独夫皇帝,也是正经在为百姓考虑的。

  但是大清有雍正这么一个狠人就很离谱了,父子接连出了俩,凭什么啊!!!

  宋慎很无奈:

  “我已经评价完了,你们还要我怎样啊,一开始不是说等讲完雍正时期的政策就讨论卷子吗,现在怎么又拐到他儿子身上去了?”

  今天一直很安静的汉武帝刘彻实在没能忍得住,终于举手起身。

  他冲宋慎高声道:

  “先生,您都把胃口钓到这里来了,何苦叫我们心痒难耐啊!”

  “既然您对那人的评价如此之高,那不如就多说说,顺带将他做了些什么也告知一二,若有可取之处,学生们也好参考参考,那答卷也可再改改嘛!”

  朱棣更是个暴脾气,要不是亲爹始终在侧压了一头,他早就起来说话了。

  此时得了朱元璋眼神示意,不用再忍,朱棣当即也起身朝宋慎拱手:

  “是,先生,我也深以为然!”

  “那秘密立储之法要是真能筛出来个这么厉害的皇帝,我那卷子上答的有关皇子之事都作废,我重新写一份交给您。”

  “请先生多说两句!”

  其余皇帝们即便没怎么说话,但是看向宋慎的目光里都带着恳请之色。

  毕竟,他们家是真有皇位要继承……

  如果能有比立太子、立嫡立长、玄武门继承法更好的办法,可以找到更有能力的继承人,谁不想自家江山千秋万代啊?

  哪怕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王朝兴衰更替是自然规律,没有一个能逃过,但多续几年是几年,没人会嫌弃国祚长。

  宋慎无语了。

  这帮歪楼怪,真他奶奶的能给自己找事儿啊!

  他长长地、深深地叹了口气,说:

  “爱新觉罗弘历,雍正第四子,登基后年号乾隆。”

  “但是我要先告诉你们一句,他是天生当皇帝的料子,就算雍正能跟康熙一样生九个牛逼儿子出来斗,只要把乾隆放在里面,最后的赢家一定,也只能是他。所以这其实跟秘密立储没什么关系,只是恰好雍正生的少,又选了他。”

  “而且,我的个人倾向或许有失偏颇,因为我认为皇帝始终还是人。是人,就会犯错,就会有考虑不足之处,有局限性,这都是正常的,比如嬴政驾崩后胡亥篡位、大秦二世而亡,比如李世民玄武门继承、得位不正,又比如朱元璋的藩王制因为种种意外被后人搞砸……”

  “这黑锅,其实有很多都甩不到诸位头上来,但你们都有自己的私人情感,是皇帝,也是父亲、丈夫和儿子,这就是我说的人。”

  “可是乾隆不同。我可以明明白白的说我不喜欢他,不是因为他能力差,是因为他简直不像人。”

  “注意啊,我说的是不像人,并非骂他不是人,不是人的是李隆基。”

  “雍正的经历导致他必须狠辣,他不双标,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。”

  “乾小四这人没有经历过什么争储风波,但是在登基之后,他的精明能干远胜其父,阴毒刻薄也远胜其父。”

  “没有任何人能对他进行道德绑架,因为他没有道德。”

  “他就是为了当皇帝而生的,天生的独.裁者。”

  “硬要说……呵呵,他也像在座的其中一个人。”

  宋慎的眼睛瞥向了汉武帝刘彻:

  “刘彻同学,你还有点人味,他就是个被抽了七情六欲、一辈子只为了权力而活的,没有妥协过,没有下过轮台罪己诏的,清朝版本的你。”

  “他就是个皇帝的标准答案,是个刻度板。比他厉害的,如秦皇汉武唐宗明祖,那都是能刻在历史丰碑上的,一张卷子能写得比标准答案更难以想象。而不如他的,那就是平平无奇,谈不上优秀。”

  “也是他,榨干了大清最后的潜力,他能玩得转的东西,他的子孙后代连上手都难。”

  “我说得足够清楚了么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66k.cc。166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166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