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朱元璋,你命咋这么好?_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
166小说 >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> 第111章 朱元璋,你命咋这么好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1章 朱元璋,你命咋这么好?

  好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。

  朱元璋疲惫地冲朱标挥了挥手:

  “你去同他说说清楚,反正以往底下这些兄弟都是你照看的,你说话比咱合适。”

  倒不是管用不管用。

  身为朱棣的父皇,朱元璋当然拥有绝对的威严,哪怕是现在四十多岁的朱棣也一样。

  不管什么年纪,当儿子的还能越过了爹去?他们老朱家又不是老李家,逼爹退位成了祖传习惯。

 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刚才朱元璋所说的——

  “他这身份,出家,也算……也算是个归宿吧。”

  “第一,对先生尊敬些。第二,不要狡辩,做错了就要认。”

  他走到讲台上面,轻敲了敲桌板,道:

  “这都是爹做的孽啊……”

  “朱棣同学,当时你攻入皇宫的时候,建文帝的下落有很多种说法,比如你当场杀了他,比如你的人翻遍宫里都没找到朱允炆是因为他通过地道逃走,比如你火烧皇宫是因为没找到他,比如他逃出海外了,你让郑和下西洋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他。”

  他拼命回想自己这辈子干过的所有坏事,大到靖难造反,小到三岁尿床,四十多的人了,恨不得现在就濒死来个走马灯,才好提前想好应对说辞。

  “要说他心慈手软,也不是,他先将周王一家全部废为庶人贬往云南蒙化,后削齐、湘、代三亲王,其中逼得湘王自焚,软禁齐、代,两个月后又将岷王废为庶人贬至漳州。都是他亲叔叔,这种事……心软的人怕是也干不出来吧?”

  这音容笑貌犹在眼前的样子,真是比做梦还像是做梦。

  尤其是听到了明英宗的时候。

  “老四,我们那儿还是洪武十年的深秋,爹他早就从先生那儿知道了你会靖难的事情,所以你应该能想到,洪武十年的你被打成了什么样子——昨日还是我和娘去叫太医来给处理的伤口。”

  朱祁镇来了之后,这种愤怒更是达到了巅峰。

  当然,宋慎说的比较简单,因为朱允炆的下落实在是说法太多了。

  “我没有放火!当时我攻入应天后,建文帝见大势已去,便自己放火将整个皇宫给烧了,试图将所有财宝和文书都烧毁,我的人救了好几天的火才抢救回来一部分。”

  不论那武则天后来受宠不受宠,这都跟李治没关系,他们虽然有部分蛮族血脉,但李家自认的祖宗是李耳,是想进入华夏正统的,哪怕李世民自己也兄终弟继什么的……算了,不狡辩,他就是双标!

  嬴政看着朱标认真叮嘱、朱棣老实听大哥讲话的样子,叹了口气。

  张良将辅导班的事情大致描述了一遍。

  除了亲历者朱棣本人外,底下一众帝王将相皆是面面相觑。

  真要有干出这种事情的儿子,朱元璋会第一个动手弄死。

  “而且朕看朱元璋和朱标相处那样就知道,他肯定早就准备好了让朱标随时即位,否则平时也不会将政务交给朱标,先前还劝朕也这样对扶苏。”

  宋慎摆摆手:

  “你的意思是,让我介绍介绍永乐大帝的生平事迹?”

  “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,被封燕王,就藩北平,后来朱元璋驾崩,朱允炆即位,改元建文,史称建文帝。”

  张良是一个愿意帮助同学的好学生,加上年纪到这儿了,性格也好,朱标找他帮忙才是合理且聪明的。

  如果放在年轻时候,朱棣可能会当场暴起,会把朱祁镇拉出来狠狠揍一顿,可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了解,他暂时没空,清理门户这件事压后再议。

  朱棣的眼神,肉眼可见地茫然起来。

  一个四五十岁的老男人叫一个二十岁的青年,喊的是大哥,这场景怎么看怎么都怪异。

  他颔首,道:

  “其实朱棣的前半生,大家应该都有点了解。”

  “张良同学,这是我的四弟,也就是之前先生在课上说过的那个,用靖难之役夺位的朱棣。”

  什么自焚说、远走他乡说、出家为僧说、郑和放归说……等等等等。

  沉吟片刻,张良颔首。

  “好。”

  是啊,这货嘴巴贱归贱,但他生的儿子一个比一个出彩。

  “毕竟如今年代最晚的人是朱祁镇,可朱祁镇做的事情让大家都很难信任他,他嘴里的话都只能信个五成,若是永乐帝是个可信之人,以后各位同学上课讨论起来也方便些嘛。”

 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,才摇头:

  “怕是提剑杀人的心都有。”

  他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,至于朱棣有没有杀朱允炆,会不会当着朱元璋的面说出这种事情来,那他就不清楚了。

  “朱祁镇当时就因为对先生吼过,加上他死活不认错,所以爹整整揍了他半节课,你明白我意思了吗?”

  这是什么概念?

  在这一群帝王将相里,不管是论名声还是论功绩,除了始皇帝大家其实都不差,唯独李隆基是一手创造了大唐盛世又将其覆灭的,加上此人堪称败坏的道德品质,朱棣难以想象什么样的皇帝能比他更烂。

  但其他人倒没有这么想。

  而后朱标又补充道:

  这件事,他们之前上课也都听过,当时朱元璋的反应非常大,还一直嘟囔着回去之后要把朱棣给打一顿。

  他看向朱棣,学着之前宋慎介绍新同学的样子,很友好地笑了一下:

  “永乐皇帝朱棣是吗?幸会,我是汉初三杰里的张良,张子房。”

  朱棣摸不着头脑,但他谨记朱标的提醒,学着李世民的样子恭恭敬敬地起身,拱手道:

  “先生,朕……啊不,我,我来自永乐二年。”

  朱棣面色瞬间白了两个度。

  这会儿怎么直接有人开始针对起自己了?!

  “要说他心狠手辣,建文元年时朱棣的三个儿子都在应天府,他明明可以挟持做人质,却没有这样做,而是放了回去。”

  “若即位的人是朱标,别说朱棣,有谁会造反?”

  “救火的同时,他们也去搜寻了建文帝的下落,才发现宫里确实有密道,应当只有正常即位的皇帝才会得知,而我是不知道的。我手下的将士们沿着密道一路追查,在鸡鸣寺附近找到了建文帝,他一直求饶,我也不落忍,便叫他落发为僧,给了些盘缠让他此后不要再露面了。”

  朱标很诚恳地说:

  “有些事情我可以后面跟他再解释,不过伱之前跟刘彻说过一次,应该比我有经验一些,能不能劳烦你帮我一起跟他说明缘由?”

  “朱元璋怎么这么好的命,两个儿子都这么有出息啊?”

 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,特意偷瞄了一眼嬴政的表情,见他是真的艳羡感慨而非讥讽,才默默将目光又收了回去。

  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,或许是惦记着之前朱元璋给提的馊主意,或是单纯不想让这嘴贱的家伙好过,李世民突然举起手来。

  凭啥啊!

  …………

  这一安慰,朱棣脑门上的汗都快止不住了。

  宋慎有点诧异,但还是隔空点了点他的方向:

  “李世民同学,你有什么问题?”

  难不成这货让大明亡国了?!

  上课铃声一响,办公室通往阶梯教室的门也准时打开,宋慎从里面悠然走了出来。

  朱标坐在他旁边,低声安慰道:

  “没事,李世民不是冲你来的,爹他那个嘴得罪太多人了,虽然不至于有大麻烦,但这班上所有人应该都想看他吃瘪。”

  讲解的时间过得倒是很快。

  不过这也不影响,毕竟朱棣不是唐明皇,永乐年间也没有什么比较明显的分界线,这个虚拟意识具体来自哪一年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。

  要说威严,朱元璋不缺,但朱棣这些兄弟们只会同时将“敬爱”这个东西放在朱标身上。

  自己家的太孙……是这样子的?!

  他眼底燃起了几近实质性的火苗。

  “现在这个情况就是……”

  “都是篡位,人家朱标和朱棣多和气?”

  “因为我本人也是通过史料来判断,所以我想问问,当时究竟是个什么情况?”

  他从来没想过,自己还有机会能见到二十岁的大哥。

  宋慎微微挑眉。

  不安慰还好。

  张良。

  “那我得先问清楚,朱棣同学,你来自永乐那一年,或者,是建文哪一年?”

  “不能说狠……”

  那已经不能叫做人,那他娘的是畜生。

  “但朱允炆仅仅在位四年,便被朱棣靖难造反成功——说到这里,有个问题我一直很好奇,正好见到了正主,我也想问问。”

  “同学们好,我在里头看的时候发现你们已经自己交流了一段时间,这一次,应该就不需要我多介绍什么了吧?”

  “先生,听您先前说过,那郑和下西洋的事情是发生在永乐年间的,正好,如今这位新同学,也就是永乐帝朱棣本人就在这里,不如多说说永乐年间的事情?”

  李世民站起身来,感觉自己身上都快被朱家人的眼刀子给扎穿了,但他岿然不动,仍旧面不改色道:

  十分钟,眨眼就过去了。

  他不知道现实世界里的朱棣到底成了什么样子,或许现实世界里朱标可以心平气和地跟朱棣讲清楚情况,但现在朱标身为大哥,对着比自己大那么多的四弟,有些事情很难说出口也很正常。

 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什么样的人,看过史书的心里大概都有数,可是从张良这个态度上看,似乎那劳什子明英宗朱祁镇比李隆基还要烂。

  而后,朱标拉着这个比自己年纪还要大一倍的四弟,走向了——

  问明白后,宋慎顿了顿才接着道:

  “其实,不管是史料记载,还是我本人的看法,都认为朱棣造反是必然的。”

  正是因此,朱元璋才很确信,假如自己驾崩后即位的人是朱标,那么即使有再多藩王、得到了再多权力,他们也绝对不会造了朱标的反。

  他们有点不能理解这件事。

  “就算不是他,也有可能是其他藩王。”

  “如果你不想让十七八岁的自己继续被这样打,那你最好在爹面前表现好一点。”

  张良的表情略有些微妙。

  可不等朱棣回忆完毕,讲台上的宋慎已经笑了。

  好一顿讲述之后,张良总算是差不多讲明白了。

  “你要是能让他找回场子,洪武十年的那个你就没事。若是相反,你让他丢了人……唉,保重吧。”

  朱棣看着大哥年轻且严肃的面容,呆愣了好一会儿。

  都说长兄如父,朱元璋以前忙着在外征战、处理朝政的时候,都是朱标在代替他教管底下的弟弟妹妹,马皇后有时也会生气想揍孩子,而只要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,要么朱标给拦住了,要么他甚至直接替兄弟姐妹们受过,替他们挨打。

  好半天,朱棣才回过神,慌忙点头:

  “明白明白,大哥我明白你意思了,你放心,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,肯定不会搞砸的。”

  宋慎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。

  始皇帝想弄死秦二世,那是理所应当的。而李世民虽然没听说李治做过什么荒唐事,可单单儿子勾搭自己后妃这一件事,就足够让任何一个皇帝火冒三丈了。

  嬴政难得跟李世民坐在一起,感慨道:

  “李世民,若朕见到胡亥,你见到你儿子李治,能这么平心静气地跟他们讲话吗?”

  “嘶……”

  刚好正主就在这里,他也刚好问问,满足一下自己对野史的八卦好奇心嘛!

  朱棣卡了个壳,没想到先生的第一个问题竟然就如此刁钻。

  刚即位,倒是没有什么太值得说的地方。

  “退一万步说,哪怕朱棣本来就篡位造反了,可是看先生以往谈起他的时候都没怎么说过他不好,说明朱棣当皇帝也当得不错。”

  他刚刚还琢磨着自己该怎么听大哥的话,把这第一堂课给混过去,让先生对自己有个好印象……

  “因为朱允炆实在是太着急,也太狠了。”

  他感觉到身边朱元璋阴寒无比的视线,似乎只要自己敢残害亲侄,父皇就敢在课上直接动手……朱棣不由得打了个哆嗦。

  “除我之外,这教室里还有诸多朝代的帝王将相,那边是始皇帝嬴政、上将军蒙恬,这边是汉武帝刘彻,另一头是唐太宗和他的四个臣子,后排那两个是被大家孤立的唐玄宗和明英宗——对了,明英宗是你的太孙,也就是你孙子的儿子,你父亲已经揍过了,等会儿你记得再揍一遍。”

  朱标也很清楚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,所以他沉默着点了点头,往前两步,将朱棣给扶了起来。

  当皇帝,狠,很正常,不狠坐不稳江山。

  仁慈也正常,人心都是肉做的。

  但是又狠又软的,还真他娘的没见过……这什么新品种皇帝啊??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66k.cc。166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166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